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炉,广州深圳跻身前四
从“抢”人口到“抢”人才,中国州深圳跻“抢人”大赛已进入下半场。城市
智联招聘联合智库机构泽平宏观近日发布的吸引九游《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显示,2023年长三角、力排炉广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名出珠三角人才流入占比有所提升。身前分城市来看,中国州深圳跻京沪深广对人才的城市吸引力依次位居前四。
这份报告指出,吸引过去一年,力排炉广流动人才中52%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名出高学历人才更有可能跨城求职。身前这也说明,中国州深圳跻高学历人才必将是城市九游各地“拉拢吸引”的重要群体。
人才流动长期存在且势不可挡,吸引在不少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趋缓或下滑的当下,在“抢人”大赛中获得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如何跃升为“人才第一大省”?不仅要让人才看到广东的“实力”,更要亮出“诚意”。除了继续用好产业引才这一招,还应加快五大都市圈建设,适当为人才降低落户、定居的门槛。
打造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
为何深圳、广州备受人才青睐?
这两座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居全省前两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完善,对流动人口尤其是年轻人来说,这是强大的吸引力。
此外,两座城市工业、制造业产业基础雄厚,在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提供劳动力支撑。
近年来,两地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在悄然发生转变。不仅是广深两地,广东各地纷纷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水平制造业发展。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2.0%,这一指标已经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两位数增长。
北京工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年初共同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劳动力均出现从制造业逐渐流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趋势。
这可以解释广深两地乃至广东何以保持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在广东,机器换人、“灯塔工厂”已不是新鲜事。支柱产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广东对劳动力资源的总体需求量有所缩减;而从结构来看,产业的升级会对高技能人才产生更大需求,以此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向来都是一体两面、相互成就的。人才的集聚支撑了产业发展,产业迈向更高端才能为人才提供更高薪、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收入普遍得到提高之后又能进一步拉动消费和内需增长,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房地产等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这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只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切实支撑广东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广东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适当降低人才落户门槛,发放人才落户补贴,配合楼市领域的一系列新政,正是广东招才引智满满诚意的体现。
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内循环更强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4)》还展现了另一有趣现象——流向深圳的人才中,10%来自广州,而流入广州的人才有9.6%来自深圳,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来源城市的第一位。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才内循环更强。
正如上文所说,这是人才作为鲜活个体,在权衡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活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后,“用脚投票”产生的结果。
从更长远来看,这一现象也为广东带来另一启示——加快城市群、都市圈建设,畅通人才内循环,意义重大。
有学者通过研究伦敦、东京两个都市圈发现,大都市人口数量、结构和布局具有一般规律:当所在国家和地区尚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且城市化尚未进入高级化阶段(城市化率大于70%),城市的集聚效应一般会大于扩散效应,人口数量将会持续增加,还会带来就业结构的服务化和高级化。当大都市所在国家和地区已经高度发达,城市化进入高级化阶段时,大都市对于人口的吸引力仍然存在。
这样的规律在广东亦得到印证。此前,广东正式出台规划文件,加快推动五大都市圈建设。人口专家董玉整曾在受访时指出,广东常住人口呈进一步向五大都市圈集聚的趋势,其中珠三角三大都市圈集聚效应明显;湛茂、汕潮揭都市圈在粤西、粤东地区有较好的吸引力,吸引了周边城市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
集聚的同时,由于广东五大都市圈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战略重点与布局也因此错位。不同层次、专业背景的人才可以在五大都市圈的不同城市中选择合适的落脚点。
因此,对广东而言,进一步提升五大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水平,畅通省内都市圈之间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流通渠道,是在“抢人才”大赛中胜出的关键。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
-
@广东荔农 雷公电母月尾“返工”,荔枝保产攻略来睇下→今年第7号台风“木兰”或将生成!明后天梅州南部将有大雨,局部暴雨梅州明确!到2025年,新建居住(小)区要100%达到这个标准→梅州市林业局召开全市林业系统2022年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会江门新会这4条柑花飞翔道路,带你沉浸式感触陈皮横蛮39.6℃!五华录得今日全省最高温!梅州:“烤验”还将继续…来吧,少年!梅州市青少年科普夏令营开营,“玩转科学”你做主~短时强降水、雷电、阵风6~8级...梅江区雷雨大风黄色预警生效中!为英德红茶财富注入科技基因,鸿雁茶业春茶开采关爱留守儿童,关注交通安全!市公安局团委联合团市委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宣教活动
- ·岭南崛起一座数字创意大厦 让文化、商业与生活交融
- ·夏日炎炎送清凉 安全生产不松懈!梅州扎实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 ·这群“红”“黄”马甲为他们送祝福送关怀,听他们讲军旅故事…
- ·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非凡十年丨梅州:立良法促善治,地方立法工作硕果累累
- ·科考船“实验6”今日起在南海开展科考活动,为期37天
- ·猜谜语、玩积木、配备夏季食谱…高温天气下,养老院消暑有“妙招”→
- ·2022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开始派送,你收到了吗?
- ·喜讯!梅州太极拳队获省运会多个奖项
- ·“踏青赏花”热度环比增5倍!多家遨游平台宣告春游陈说
- ·不惧高温,清凉一“夏”!
- ·盛夏里的一抹清凉!梅平高速“爱心凉茶铺”上线啦~
- ·梅州税务之窗丨丰顺税务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出口退税“走流程、听建议”活动: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 ·公安部:严打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老妇幼卫生用品
- ·短时强降水、雷电、阵风6~8级...梅江区雷雨大风黄色预警生效中!
- ·打造商务“尖兵”!梅州市商务局“商·经济大讲堂”开讲
- ·宣传诚信理念丨梅州开展“共建文明餐桌 共筑诚信客都”主题活动:弘扬节俭美德 培养餐饮新风
- ·全球人才奔赴中山,共赴“春天之约”
- ·夏日炎炎送清凉 安全生产不松懈!梅州扎实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 ·兴宁已达39.2℃!梅州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
- ·39.6℃!五华录得今日全省最高温!梅州:“烤验”还将继续…
- ·首批运营合格证颁发 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
- ·“退烧雨”上线!梅州高温退退退!时间在…
- ·夏日炎炎送清凉 安全生产不松懈!梅州扎实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梅州9家上市公司以反弹为主!博敏电子涨幅和振幅最大,梅雁吉祥交易最活跃
- ·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外国游客感受“中国之美”)
- ·家长注意!梅州2022年市直民办学校“小升初”电脑摇号替补录取名单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