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打骨折!三类人群特别注意防寒防冻!梅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掌上梅州讯近日,气温我市受寒潮影响,打骨气温骤降。折类注意九游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提醒市民做好防护措施,人群敏感人群、特别有慢性基础疾病的防寒防冻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
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的梅州《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提到,寒潮为高纬度的市疾冷空气大规模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控中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心专醒→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家提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气温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打骨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折类注意48小时、人群九游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从低到高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市疾控中心环境与学校卫生科副主任医师侯珊珊提醒广大市民,寒潮来临,要做好防护措施:
一是做好房屋保暖检查及保暖用品储备;
二是关注病原体特别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三是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时通风换气,使用取暖设备时应小心避免发生烫伤、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
四是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核心区域如头部、颈部、胸部、腹股沟,避免剧烈的户外体力活动,雨雪天气要注意防范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
同时,侯珊珊提到,寒潮期间有三类人群要格外小心。
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
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寒潮来临时,以上三类人群应减少外出,外出时尽量避开早晚气温较低的时段,不宜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加强头部、胸腹部、足部的保暖。此外,老人应储备好急救药和一定量的常用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且症状持续无法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梅州日报记者:刘巧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 ·广东结核病发病率持续下降
- ·三家猪企相继爆雷!专家纷纷支招避雷指南
- ·预计增产15%,阳春坚果种植省级标准体系搭建基本完成
- ·中国东方广东省分公司“造血式”帮扶打通英德黎溪镇产业动脉
- ·天气课代表|广东开始回温!清明假期天气提前剧透
- ·草莓、燕窝果大幅增产!科学应用LED技术实现高效种植
- ·放下乐器拎起铁锹,广州交响乐团种下绿美公益林
- ·喀什这场岭南剪纸嘉年华,精彩不断
- ·明日复赛!华师附中、广州二中等8支队伍将辩场争锋
- ·徐玉娟:发挥科技创新“主引擎”作用带动产业革新
- ·Hello骑行,畅游菠萝的海!哈啰变身“徐闻菠萝推介官”
- ·爱心延续15年!“恤孤助学信宜行”走进1195名困境学生家中
- ·地震前天空会出现鱼鳞状的“地震云”?假的|破谣局
- ·开上广东最美公路,领略大美丹霞风韵
- ·富硒寿乡,连州超40万亩良田开耕!
- ·当停车区旁还有个高级度假村